江攀 夏婷婷 展玥 | 巴蜀风土手记
可笑华山陈处士,风流文采却贪眠。——[元]王冕《漫兴·其二》
(请横屏观看)
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有识之士对地方民居和风土聚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930-1945年间印行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集合了当时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成果,在7卷23期22册约5600页的书卷中,与民居相关的有《穴居杂考》、《云南一颗印》,梁思成和林徽因《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也包含山西民居内容。刘敦桢先生在1938-1941年与营造学社的社员一起对西南部云南、四川、西康等省、县进行了大量的古建筑、古民居调查,撰写发表了《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这是我国古建筑研究中首次把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类型提出来。《中国住宅概说》于1957年完成第一版,实际研究完成于1940-1941年这段时间,也就是在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避难时期形成。1941年,刘致平先生在调查了四川各地传统建筑后,发表了《四川住宅建筑》一文,由于抗日战争的原因,成果至1990年方得以发表 。20世纪30-40年代是我国风土建筑研究的酝酿和萌芽阶段,我国老一辈建筑史学家为我国民居研究开拓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费慰梅(Wilma Fairbank)在《梁思成与林徽因:探寻中国建筑历史的伙伴》(Liang& Lin: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Past 1984:110)中记录道:“The difficult and exhausting conditions of travel from Peking to Kunming across fifteen hundred miles of back country, putting up at night in villages, had opened the eyes of the Institute staff to the special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dwellings. The distinct features of such dwellings,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life styles of the occupants, and their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country were suddenly obvious and interesting”。记录了从北京迁往昆明一路上,营造学社的社员是在车马劳顿中,渐渐注意到沿途所见的风土建筑遗存,注意到中国住宅建筑的价值的经历。
过往的前辈们洒下汗水,以亲身踏勘的身体性感悟,融合主体的思考所构成的既往研究历史,今日在启发我们展开新的思考:风土建筑是什么?中国的地域变异振幅不一,此处的风土与彼处的风土极难类同,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若非身临其中却无法真正体会这一点,因此,真实的风土又很远。只有如前辈学者不辞车马劳顿,以身体在场的方式,在田野中行走,代入对历史的感知和遗存的记录,才有可能以主体内化的方式真正开启对广袤原野之中何为人类建筑建基之源,何为历史传统恒常本质等许许多多问题的思考。
文章《巴蜀风土手记》经授权节选于江攀、夏婷婷、展玥三位作者的田野调查记录,在此对文字及图像制作方一并致谢!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制作方和作者出处。
▲四川福宝古镇 ©江攀摄
巴蜀历史之久,可追溯到上古蚕丛,鱼凫之时代。巴蜀多山,蜀山雄险幽秀,拢为“四塞之国”,故诗仙李白曾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叹。但蜀中名胜众多,物产丰富,沃野千里,钟灵毓秀,亦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八荒之中的唐门便坐落于此。万青竹海,峡谷长河,层峦叠嶂,机关重重。世人多谓巴蜀:竹林之间、激流之下、峭壁之中、纷争之外。正所谓“瞿塘白帝梦瑶女,巴山蜀道困朱颜。翠竹黄花犹似梦,情关不渡剑门关。“
▲巴蜀风土手记视频制作 ©江攀
四川盆地土质多为红紫色黏土,拥有我国最为肥沃的自然土壤,故称之为“赤色盆地”或“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地形图 ©白寅崧绘
盆地四面环山,高山峻岭,内有沟谷纵横,丘陵平原。
▲四川盆地水系图 ©白寅崧绘
以长江及其众多支流为命脉,封闭的世界里孕育出生命的欣欣向荣。是为“四塞之国”“千河之地”“天府之国”。
这里少有闲地,农产丰饶,土植五谷,牲具六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云山叠翠,竹海漫漫,土石遍地。地方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清朝四川范围 ©白寅崧绘
古时大致以川西为蜀国,川东为巴国。自秦灭巴蜀,自此合为一体,至1997 年,川渝分治。
▲西南官话区川渝内部分区 ©白寅崧绘
盆地方言属西南官话区,不分平翘舌音。为官话方言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移民路线示意图 ©根据赵逵论文白寅崧绘
清时六对山人的《锦城竹枝词》写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历经六次大移民。这里集合了多种文化, 中原、荆楚、江南、客家土家、苗瑶壮侗…… 人才荟萃,会馆林立,码头遍布。所谓“蜀地存秦俗,巴地留楚风”。
▲重庆黔江凤台村 ©江攀摄
无论多少次战乱灾害的摧残, 无论是荒无人烟的平原, 无论是荆棘丛生的丘陵, 还是陡峭贫瘠的山地,死里求生的人民, 艰苦跋涉,开荒拓野,绝地逢生。
▲四川合江福宝古镇 ©江攀摄
山地之上,排排吊脚木楼错落有致。聚落不断向上发展只为挤出山脚下更多田地。
▲四川合江穆镇村碉楼 ©戴方睿摄
▲重庆江津硐寨村孙氏廷重祠 ©戴方睿摄
丘陵之上,可资利用的土地都用作农田。散落的农户见缝插针,与竹木作伴,安得一方清净。
▲四川泸州乐道古镇 ©戴方睿摄
▲重庆江津中山古镇 ©戴方睿摄
山脚之下,聚落多依水为生。船只、吊桥、索道…… 你能想象的交通方式在这里都能找到。
▲重庆中山古镇临河吊脚楼 ©江攀摄
长而坚韧的吊脚插入河边的石块,顽强的支撑起一片小小的居室。
▲四川泸州尧坝古镇 ©戴方睿摄
幸遇平地,则铺陈舒展,网络纵横,人流不息。成长为一方物资交换的集镇中心。
▲重庆江津塘河古镇 ©江攀摄
河湾处的三角洲地带,也是平坦肥沃的好地方。宜停泊歇息,宜藏风聚气,宜落地生根。
▲长江三峡 ©建筑遗产
长江三峡地区发现了很多古人类活动遗址。由此可见, 崇山峻岭挡不住人们为了生活的交往和奔波。正如李白 “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轻舟快马的喜不自胜, 又如胡皓在《出峡》里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的气魄雄壮。
▲因盐而兴传统聚落分布图 ©引自赵逵
根据聚落承担的经济社会功能, 可以分为:水陆枢纽型、商贸型、防御型三种。借着长江顺畅的贸易水道, 在这大山之中形成了水陆枢纽型古镇;又由于水边便利的交通, 远近集市来此贸易, 形成了商贸型古镇;此外,江河和山峦易守难攻又扼住交通, 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防御型古镇。其形态如何?规模怎样?由此细细道来。
水陆枢纽型古镇 自古食盐重要,利润又高, 多产于沿海地区。然而, 深处内陆腹地的四川却多盐井, 三峡逐渐成为重要的盐运通道。产盐地的附近也随着兴起了盐道集镇, 四川和长江上游一带带来了“因盐而兴”的故事。
▲重庆石柱西沱古镇云梯街 ©江攀摄
巫溪大宁古镇、云阳云安古镇、资中罗泉古镇、开县温泉古镇等是因产盐而兴的古镇;石柱西沱古镇、酉阳龚滩古镇等是因运盐而兴的古镇。长江沿岸的山地古镇主要是因运盐而兴的古镇。因此便有了这样一个说法:产盐靠卤水, 运盐靠河水。古镇不仅仅贩运食盐, 日用杂货、食品布匹也在这些地方集中贸易、转运。这些古镇也成为后来的水陆枢纽。为了运输货物, 长长的台阶将江岸和镇上联络起来,形成了特色的“云梯街”。
▲重庆西沱古镇聚落形态 ©周婧绘
又高又陡的台阶, 一望望不到尽头, 当地人便称之为“云梯街”, 走上云梯便是进城。重庆石柱西沱古镇就是典型的水陆枢纽型古镇。
▲重庆石柱西沱古镇 ©江攀摄
长江经重庆向西奔流而下 500 里,到了一个“回水沱” 水流渐缓,成为可以停船的水湾。此地即名“西界沱”, 便是三千年来巴盐古道的陆路起点。东临长江,向西有 1000 步青石梯, 是典型的“云梯街”。两旁吊脚楼层层叠叠,云梯街垂直长江,似通向云霄。
▲四川大邑县新场 ©江攀摄
商贸型古镇 在巴蜀, 定期去买东西的地方叫场。临时搭建的草市和场演变成具有人固定居住和固定商铺的商贸型古镇。
▲重庆中山古镇聚落形态 ©周婧绘
巴蜀一带场镇也尽量靠近水边,舟楫之便,利于交通,取水之便,利于生活。商贸型古镇上的民居, 多是居住与商铺的结合。或是前店后宅,或是下店上宅。商贸型古镇数量众多, 如四川邛崃的平乐古镇, 外地商贩运来盐、铁、煤,又带走本地的茶、竹、纸。
▲笋溪河与中山古镇 ©江攀摄
重庆江津中山古镇是一个典型的商贸型古镇。长江上游支流的笋溪河安静优美、物产丰富。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就有“龙洞场”的记载。光绪年间, 将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 就是中山古镇的前身。
▲重庆中山古镇凉厅子 ©江攀摄
商业街两边半是居所半是商铺的民居, 紧密相接。形成一条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凉厅子”, 为古镇的铺面和商业街带来舒适体验。
▲重庆江津中山古镇 ©戴方睿摄
沿着笋溪河的一边, 吊脚楼鳞次栉比, 跌落的临河而立。
▲合江钓鱼城的山水之险 ©建筑遗产
防御型古镇 巴蜀山多路险。战火不断。嘉陵江、渠江、 沱江、涪江、岷江、长江等江河, 以华蓥山脉、龙泉山等以山口、峡口, 为天然的屏障。形成了带状布局的防御型要塞。城墙、碉堡、望楼、寨堡防御性措施。重庆合江钓鱼城, 便是南宋抗元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沿阵地。御驾亲征的蒙哥汗受此重挫, 兵败身亡。
▲据于山势之上的涞滩古镇 ©江攀摄
涞滩古镇也是一座典型的军事防御型的古镇。古镇位于渠江西岸, 始建于宋代。
▲涞滩古镇瓮城 ©建筑遗产
入口处设有防御特征的“瓮城”, 内有四个藏兵洞。可以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重庆涞滩古镇聚落形态 ©周婧绘
古镇内道路呈“Y”字型, 设有二佛寺、文昌宫、回龙观、恒侯宫四座宫庙。防御、宗教、商贸、居住四者结合。
▲涞滩古镇二佛寺石刻造像 ©江攀摄
宗教艺术水平高超, 二佛寺中的南宋石刻, 有四十二个窟,上千尊造像, 被誉为“石刻艺术的宝库”。
生活气息浓厚, 四百多间木质民居, 顺着青石道路布置, 错落有致。
▲成都平原上的四川成都陈家桅杆 ©江攀摄
散居 除了在城镇中的大型宅院, 大量的民居分布在开阔的平原或者起伏的丘陵之中。这些民居通常选址于山坳之中,背山面田。
▲川西林盘航拍 ©戴方睿摄
▲川西成都平原林盘聚落模式图
©根据方志戎《川西林盘文化要义》白寅崧绘
在成都平原,平面如盘状的农家院落围以竹林、树林, 如一块块绿岛嵌在川西平坝上,与河流、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被称作林盘。
▲川中、川南丘陵地貌聚落模式图 ©白寅崧绘
▲散落在盆地中的重庆涪陵陈氏庄园群 ©江攀摄
散居生活方式和散点的聚落形态, 受到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按户授田政策的影响, “以一夫一妇为一户,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 如有兄弟子侄之成丁者,每丁增给水田十五亩,或旱地二十五亩”。 因此各家守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便于生产生活。
这也和巴蜀地区的地形相关。盆地内大部分是丘陵与山地,不愿占用耕地,各家都选址于背山面水(田)之地, 因此在各个宅院都位于各山坳之处,形成了散居的模式。
▲丘陵地貌建筑与环境关系 ©根据高鹏飞论文白寅崧绘
这也与巴渝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大分家,别财异居”的习俗有关,家长年老之后通常会选择一个儿子住在一起,其他儿子则会另择地修建住宅。
▲四川福宝古镇云梯街 ©江攀摄
为了适应巴渝地区复杂的山地地形,建筑与通过巧妙的布局、灵活的结构和变化的屋顶组合方式与地形有机结合。
在建筑布局方面,通常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坝子”来修建房屋,所以川渝的聚落常有“坝”、 “坪”、“坳”、“冲”、“沟”。当一些聚落不得不选址于坡地,则会巧妙地通过分台的方式,使得各栋建筑有一块小的平地,而将地形与踏步结合化解高差。例如重庆石柱西沱古镇、长寿三道拐老街、四川福宝古镇都有这样的“云梯街”。有时也用毛石或者条石砌筑堡坎或者以半挖半填的方式分层筑台再修建房屋。
▲四川广安宝箴塞利用条石在山顶筑台再修建宅院 ©江攀摄
▲重庆中山古镇临河吊脚楼 ©江攀摄
▲四川巴中凤鸣山村民居挑廊 ©江攀摄
▲四川福宝古镇挑廊 ©江攀摄
在结构方式方面,巴渝民居普遍使用穿斗结构,通过灵活的变化适应了复杂的地形。例如在河岸或者悬崖半架空形成吊脚;建筑全架空形成仓储或者猪圈,穿枋出挑形成挑廊或者挑厢争取更大的建筑面积。
▲重庆江津摩崖大佛寺在山顶和山脚各有一个出入口 ©江攀摄
▲重庆涞滩二佛寺顺应地势,在山顶和山脚各有一个出入口 ©江攀摄
将屋顶化整为零,形成丰富的屋顶组合形式。例如巴渝地区的摩崖建筑设置多重屋檐,在山顶和山脚各有一个入口;当正房和厢房标高不一致,则会将厢房的地基分台,形成跌落式屋顶。
▲重庆永川松溉古镇民居通过批檐、梭坡、围转等手法形成错落的屋檐组合 ©江攀摄
也会做成长短坡形成梭坡屋顶适应大的房间进深, 通过偏转穿斗构架来适应不规则地形, 通过加批檐的方式来处理山面空间。
▲陕籍盐商集资修建的四川自贡西秦会馆戏台 ©江攀摄
▲重庆云阳张飞庙 ©建筑遗产
到了清代后期,“地缘性质”的同乡会馆逐渐演变成“业缘性质”的各个行业的行帮会馆, 是现代商会的前身。有供奉张飞的屠宰业会馆桓侯宫和供奉镇江王爷的船工会馆王爷庙。
▲重庆涪陵瞿宅,由中心宅院和四角碉楼组成的小土楼,为客家移民 ©江攀摄
▲重庆江津会龙庄 ©江攀摄
除了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移民建筑,巴蜀地区的风土建筑也能直接看出与各移民迁出地的直接联系。以成都东山为中心的龙泉山地区和以隆昌为中心的沱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川南、川东山区(涪陵、綦江)和川北山区(广安、仪陇),是客家移民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民居有强烈的客家特色,例如堂横屋式平面布局,穿斗结构和夯土厚墙组合形成的封闭性和防御性极强的围屋。
▲重庆云阳彭家大院的牌坊式大门有荆楚特色,迁自湖北大冶 ©江攀摄
▲四川隆昌塘湾谢家大院建于咸丰年间,迁自湖南邵阳
©江攀摄
▲四川宜宾屏山龙氏山庄,迁自广东嘉应州 ©江攀摄
▲四川泸州屈垣子堂屋屋架有江右特色 ©江攀摄
川东地区毗连湖北且通过长江直接联系,这里大量出现两湖地区的“厅井式”宅院,以五岳朝天、猫拱背等样式的封火山墙为典型特征。其中轴为多进厅堂,两路为居住空间,通过天井进行连接。
▲四川邛崃李家大院 ©戴方睿摄
▲四川雅安李家大院 ©江攀摄
那么现在四川是否还有(移民前的)老四川人呢?以及他们的住宅是否还有迹可循呢?根据文化地理学者的研究,上下川南属古犍为郡文化区,远离秦陇和荆楚,明清受到战乱影响最弱,故保留了较多古文化,被称为“老四川”。这片区域,在方言特征上也与盆地内其他区域不同,被划分为中国西南官话区“西蜀片”(灌赤片)。从建筑形制上来看,在西蜀语言片出现了独特的大方院的建筑形制,方院四周当心间均设堂屋,木穿斗结构,覆小青瓦。
▲宽阔的檐廊遮阳避雨,成为居民日常劳作的场所 ©江攀摄
从地理因应关系来看,宽敞的前廊非常契合四川多雨炎热的气候,穿斗结构也能适应丘陵和山地复杂的地形,并且通过柱子全落地到骑柱再到插梁的结构方式能满足对大空间的需求。
这类建筑即使建筑等级高规模大也没有出现封火山墙等典型的移民特征,我们可以推测这是老四川土著遗留下来的空间方式和营造方式。
▲自贡艾叶镇竹林村 ©戴方睿摄
山地、丘陵、平原…… 第宅、庄园、宅院、店居、农舍…… 坚韧不拔的川渝人,在封闭的赤色盆地中开凿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里的城镇顺应地形,布局灵活,规划合理,开合有致;这里的房舍因地制宜,因材设计,平面灵活,变化有序;这里的人家筑台为基,吊脚为楼,青瓦粉墙,天井檐廊。这里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这里有翩翩村寨,重重院落,缭缭烟火;这里也有朴实自然,热情似火的居民;这里还有很多 …… 千山万水,等你而来。(全文完)
▲四川盆地腹地古寺遂宁射洪饶益寺采风 ©建筑遗产
参考文献:[1]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 四川民居[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2] 李先逵. 四川民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M]. 地图出版社, 1982. [4]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 第五卷, 明时期[M].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 [5]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 民国时期[M].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 [6] 陈世松.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 [7] 王迪.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 [8] 常青.序言:探索我国风土建筑的地域谱系及保护与再生之路[J].南方建筑,2014(05):4-6. [9]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语言地图集[M]. 商务印书馆, 2012. [10]陈蔚, 胡斌. 重庆古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11]何智亚. 重庆民居[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12]张兴国.川东南丘陵地区传统场镇研究[D].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85. [13]高鹏飞. 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保护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6. [14]方志戎.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重庆大学,2012.
撰文:江攀,夏婷婷,展玥
绘图:白寅崧,周婧,张玉娇
其中:1、序曲——文化地理背景(夏婷婷)2、聚落——集市(展玥)与散居(江攀)
3、山地营造智慧(江攀)
4、移民会馆和民居(江攀)
5、尾声(夏婷婷)
调研时间:
2019年6月、2020年6月
2020年11月、2021年1月
《建筑遗产》学刊创刊于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研究、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公众号将继续秉承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进城乡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核心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公众普及度、学科引领性、专业渗透力为目标,不断带来一系列专业、优质的人文暖身阅读。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923官方网站:https://jianzhuyichan.tongji.edu.cn/
联系电话:(86)21-65982383
学术投稿邮箱:jzyc.ha@tongji.edu.cn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新媒体运营:潘玥新媒体合作:panyue97@tongji.edu.cn